陶瓷在建筑里的运用:撰稿人Christine Jetten 陶瓷在建筑里的运用:撰稿人Christine Jetten

陶瓷在建筑里的运用:撰稿人Christine Jetten

陶瓷物料在建筑环境正面临复兴。人们重新发现陶瓷独特的魅力:引人入胜的表面质感、陶瓷釉的运用、神秘的阴影和装饰潜力,让它成为现代建筑师丰富且意料之外的灵感来源。

粘土能变成任何形状、形式和质感。釉拥有不同特质,可以成为尤其独特的质感,成为现代建筑的选择。

属于釉面墙的时代再度来临,当代建筑师正使用釉面外墙作他们的建筑表达。从前建筑的外观代表了其内部,现在外观却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。此时建筑表达则从内部独立出来,更成为都市环境的一部分。到了这个阶段,人们正研究建筑用(釉面)陶瓷的不同用途

釉作为当代建筑的物

将历史工艺和知识带到现代领域,使其成为现代建筑师的用材选择。

多年来我体验到每个项目都有其一套用料方案,吸纳全新的方法、观察和思考。每个应用和运用都需要创造出来,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发明,是开创了新领域。我的研究是让釉作为材料的特质,令它跟玻璃、石材、金属、木材一样,成为建筑师的选择。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:总是找到下一样事情探索下去。而首先我有热诚去创造未知惊喜、又可以在较大规模应用到的视觉特质。

我多年来开发了一系列的表面处理工具,是多次有趣的试验和建筑师们挑战不同的可能性的成果。例如:“...一个表面处理和一个展现深蓝海洋的釉面,有趣的是其深度,折射出阳光和阴影的波动。从远处可见砖片上的随性深度和饰面的合适比例“...原本颜色是具质感的森林绿色。对任何你希望研究的想法,我都持开放态度,因为你是艺术家。随时让我知道你的想法。所以我获邀像艺术家一样把我的想像和背景创造出来。

我的使命是为公共空间和建筑环境作出贡献,提升人们对建筑的认识,启发对建筑的感官体验,而不单单使用这些空间。以艺术家的态度,每天以不同目光看待,寻找传统里的精细,让我测试人们的视觉潜能。

我对外传播釉面陶瓷这种特别的材料,我已经掌握了这种材料,但依然有很多可以继续探索。多年来我学会了理解我角色的地位和重要性。被训练成艺术家后,我终于可以明白到建筑师的语言,成为项目设计阶段的陪練夥伴。我在现有的收藏中增加了第三代的建筑釉,这之前还没有被研究过。

第一代包括模仿大理石、花岗岩和石灰岩。第二代原本的重点是哑面、光面或半光泽釉面为建筑物添加一种或多种颜色。第三代釉料的特别表面会就相应不同的光度,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数。这些包括具光泽的表面、特殊的纹理的釉面,对黏土纹理有特别反应、像铜或像金属的潜力。最重要的是,我的目标不是要创造跟其他物料相似或替代其他物料的釉。

公共空间的视觉素质并不是由自身产生,而是可以发展出来的,当视觉、技能和能量(决定性)汇聚一起,更可以变得有趣。我尝试让自己摆脱一套从技术出发的思考,而是寻找新概念,跟物料本身联系起来。我的工作是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处理事物的体验。在寻找新方法时,我可以尝试交叉合作,当作未来研究的起点。我总是好奇地寻找几个专家合作时的意义,可以带来新的观点。由此设计团队可以挑战整个行业去超越大规模生产,远离安舒区。

我个人的参与和对项目的贡献一直引领著我的研究和发展过程。作为艺术家我不单着眼于立面的包覆,我会把物料发展推进到我想像的极限。建筑物的外观有能力改变公众的日常路线和社会领域,也我们对建筑立面存有紧张和希望的心情。

博物馆希望把新馆和其常设馆藏联系在一起,而非单单一个收藏展品的普通箱子。由于这包括了陶瓷和玻璃,于是决定了选用陶瓷立面。除此以外,博物馆还想为馆址增添吸引力,不希望看起来像个搁置著的白色小鞋盒。建筑师想摆脱普通的工业白釉,于是我创作了反射的灰白色釉饰面,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,它带有光泽的特质,油亮、金属般明亮、生动的白色。

位于Mayfair的高端住宅,来自伦敦历史悠久的维多利亚年代。立面设计是基于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和色调,青铜色釉面砖瓦为大堂带来奢华精致的感觉。这个区域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都运用釉面砖片,在走廊也会使用釉面装饰。

围绕著北京故宫的第一环高楼:釉面的栗色和其表面处理,都是指向故宫的宫殿外墙。建筑师希望在建筑基座运用具层次感的表面,让人从远距离到近距离观看都带来不同感觉。庞大中庭以黄色为主调,是由宫殿顶的瓦片启发。

面对今天房地产业最棘手的挑战之一:陈旧、功能过时的商用建筑物。175 Park Avenue带来一个典型的创意方案,把一个“黑匣子般的Verizon呼叫中心改装成一个模范的工作环境。

作者: Christine Jetten, Studio Christine Jetten